洗发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一代工厂要上市被高成本和大客户双重夹击 [复制链接]

1#

“颜值经济”的发展带动化妆品行业快速发展,胭脂水粉已成当代女性的刚需,甚至部分男性也已离不开化妆品。

除化妆品外,牙膏、洁面乳、洗手液、肥皂、香皂也是现代人生活的必备物资,这是一个大消费行业,也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作为家化行业代工厂之一,嘉亨家化(.sz)以为国际国内化妆品、家化产品代工为生,由于规模太小、在大牌面前毫无议价能力,处处受制于人,始终干着高成本低利润的活。

去年下半年以来,嘉亨家化开始筹备A股创业板上市,拟募资4.4亿用于扩产,目前已经进入申购阶段,发行价16.53元/股,发行总市值16.67亿。

(嘉亨家化募资计划)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A股的代工厂不少,但代工厂上市后的表现整体并不是太好,真正算得上成功的代工厂应该是紧抱苹果大腿的立讯精密,但随着苹果逐渐将供应链分散至东南亚,近期立讯精密的股价也进入了下跌通道。

嘉亨家化同样也是抱国际大牌大腿的,它的主要客户包括强生、上海家化、壳牌等,上市之后的表现还有待验证。

上市前业绩增速腰斩,销售费用波动被问询

公司招股书里说,主要从事的是日化产品的OEM/ODM及塑料包装容器的设计、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护肤类、洗护类、香水等化妆品,香皂、洗洁精、洗手液、消毒液等家庭护理产品,以及配套的塑料包装容器。

从盈利能力来看,年,化妆品毛利率27.06%,家庭护理产品毛利率12.42%,塑料包装容器毛利率32.09%。公司年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于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塑料包装容器,年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达到58%。

(数据来源:锐眼哥整理)

看似公司重仓了利润率更高的业务,按理公司业绩应该更稳定才对,但公司实际披露的业绩数据却波动剧烈,在销售费用大幅下降、营收增速降至个位数的同时公司净利润却大幅增加,从而在上市注册的过程中被问询。

公司披露,年上半年营收3.92亿、净利润.1万、销售费用.37万,年营收7.85亿、净利润.4万,销售费用.18万,年1-9月营收6.66亿、同比增长15.59%,净利润.79万、同比增长63.64%。因此问询函要求说明除销售费用外,管理费用、利息费用等期间费用是否与营收的变动幅度相匹配。

公司的回复是,因为实施新的会计政策将原本计入销售费用的运输费、包装费计入了营业成本,从而导致销售费用下降。

(公司回复函截图)

在会计处理上,当把原本计入销售费用的包装费、运输费计入营业成本后,总体不会改变公司净利率水平,但会降低公司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然而,公司的净利率却过去几年呈现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锐眼哥整理)

具体来看,年营收5.32亿、净利润.43万、净利率3.38%,年营收7.18亿、净利润.19万、净利率5.85%,年营收7.85亿、净利润.4万、净利率8.03%,年上半年营收净利率9.95%,整体呈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的线性上升趋势,是什么原因让毛利率波动的同时还能保持净利率的稳步、有规律的上升?

另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公司的业绩增速从年就开始大幅下滑,营收增速从年34.96%降至9.33%,净利润增速从.33%直接腰斩至50%,年业绩增速又会下滑到哪?上市后又拿什么保证业绩的稳定增长?

原材料涨价背景下,不计提存货减值

被问询的除了销售费用与营收不匹配外,公司还因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被问询。

招股书中,公司称,报告期各期末,经减值测试,不存在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情形,未计提减值准备。对此,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报告期内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

(问询函截图)

公司回复称,经测算后,各业务相应原材料在考虑继续加工成本后,可变现净值均高于成本,不存在减值。公司测试年1-6月,塑料包装业务毛利率为22.29%、日化产品毛利率29.31%,认为较高的毛利率下不用计提存货减值。

但实际上,公司的测算数据均是基于年的原材料价格测试的。以公司核心业务塑料包装业务为例,该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合成树脂(PVC),公司基于年以来PVC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持有PVC原料成本较低测算,该业务毛利率可达22%以上。

然而,自年3月之后,PVC价格较3月低位已经上涨了近一倍,从元/吨涨到元/吨,较年初也已经上涨了36%,从元/吨涨到元/吨。

(年以来PVC主力走势截图)

嘉亨家化是通过加工PVC制成塑料包装产成品销售的,PVC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公司成本上升,从而挤压毛利率。但公司在进行减值测试的时候,以年以来PVC价格持续下跌为由,推算存货不会出现减值。

难道公司自年后就不再采购PVC了?又或者是公司能够完全将原材料涨价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即便不考虑原材料涨价对公司利润的挤压,以目前公司引以为傲而不计提减值的毛利率来与同行业对比,公司在行业中的毛利率水平都处于垫底水平!

(回复函截图)

查看毛利率高出5个多百分点的锦盛新材的招股书,尚且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毛利率较低的嘉亨家化竟然信心满满的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知信心来自哪里?

当然,在会计处理上,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公司净利润的,进而提高净利率!

毫无议价能力,处处受制于人

以上有两个问题待解,公司能否将原材料涨价成本转嫁给客户?公司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信心来自哪里?

当完完整整看完公司回复函的内容后,针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

虽然公司的客户包括强生、上海家化等大牌,但面对这些大牌的时候公司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客户说降价就降价、说不合作就不合作了。

更要命的是公司对这些自己毫无议价能力的客户还特别依赖,最近两年,嘉亨家化对各业务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都在70%以上,家庭护理业务收入更是95%以上都来自前五大客户!

(回复函截图)

看看嘉亨家化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看看这些大客户的品牌,只要别人说不跟你合作了,你敢说个“不”字?

具体来看,年公司家庭护理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上海家化对供货时间要求较紧,而公司年洗衣液生产以半自动罐装为主,效率低,为确保交货时间,公司通过增加人工的方式完成产品灌包装,人工成本较高,导致公司对上海家化洗衣液业务亏损。

又如,年公司与百雀羚的合作大幅下降,原因是年与百雀羚合作的“经典”系列、“气韵”系列、“三生花”系列、“水能量”系列产品,由于成本和产品定价因素,均出现亏损,因此公司在年缩减了与百雀羚的合作规模。

可以看出,作为代工厂的嘉亨家化在面对上海家化、百雀羚这些大牌的时候,毫无议价能力,大牌决定的定价绝不可能被嘉亨家化改变,从而导致公司对大牌的化妆品、家庭护理业务亏损,因为亏损公司就缩减与大牌之间的合作,从而导致大牌多与公司在塑料包装业务合作,不愿意与公司在日化领域合作。

然而,公司又想做化妆品、家庭护理等日化业务,所以很多小的日化品牌开始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

小品牌的产品多被吐槽、质疑

以公司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的化妆品业务为例,年1-9月较年1-9月减少了尚赫和气味图书馆两个客户,通过搜索发现,这两家公司的客户的产品口碑都不好。

比如,尚赫,据说是一家减肥机构,但通过网友分享的资料来看,这家减肥机构妥妥的玩出了传销的感觉,什么零售返利、股东分红之类的玩法;气味图书馆,有用户在小红书抱怨,自己被气味图书馆的营销方式给耍了。

再比如,化妆品业务第二大客户保利保沃,这家公司有个品牌叫“三谷”,大概是卖洗发水之类的,年还因在“6.18”、“双11”期间分别获得当月洗护类第3和第5的销量排名成为网红品牌,然而在淘宝上的吐槽简直不忍直视!

(图片来自网络)

要是这些用户知道生产三谷洗发水的代工厂马上就要上市了,心里肯定不爽快吧。

又比如,家庭护理业务第五大客户多特瑞,据说是个美国品牌,但网上一搜更多的是什么“多特瑞精油骗局”之类的讨论,很是尴尬!

(知乎截图)

看到这些,也就有点明白,为啥上海家化、百雀羚这些大牌不愿意跟嘉亨家化在日化领域过多合作,更不愿在定价方面做出让步,只是让嘉亨家化代工生产包装化妆品的塑料包装业务。

当然,就品牌而言,嘉亨家化与强生的合作很深,各个领域都有合作,但即便作为化妆品业务的第一大客户,就这个采购规模估计都不够强生塞牙缝的!

没有议价能力、处处受制于人,这也不光是嘉亨家化一家的问题,所有的代工厂基本都是这个命运。

去年上市的卫生巾代工厂豪悦护理,目前股价距离上市后的高位已接近腰斩,市值跌去多亿。受制于强势大客户和高昂成本的代工类上市公司,前途恐怕不容乐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