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土味广告狂人叶茂中 [复制链接]

1#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ID:xrich)

作者:汤十三

春运期间,不知大家在返乡的路上有没有注意到一种诡异的现象。

一位头戴五角星鸭舌帽的神秘男子形象,以各种意想不到的存在出现在你的眼前。

从高铁站,到停车场,再到小吃店,各行各业都在疯狂地为他的新书打call。

△我在高铁站拍的

△我在停车场拍的

△我在锅盔店拍的

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当你冒出黑人问号,飞快地在百度上搜索他加粗的名字时,你已经落入了他的圈套。

你发现你已经很难忘掉他的名字,就像你很难忘掉“地球人都知道”和“洗洗更健康”这两句他写下的广告词。

△地球人都知道

△洗洗更健康

他曾经指导过李连杰像狠人一般说出“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

也教会了*渤摆出各种pose,发出内心“人人车”的呐喊。

再往近的说,18年世界杯期间“知乎”和“马蜂窝”这两则让人头疼欲裂的广告都出自他之手。

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魔性洗脑营销策划专家——叶茂中。

他的广告词总是伴有一丝土味,光天化日之下念出这些金句会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不信你试试),同时却又带着一股魔性,让大多数国人时隔多年依旧无法忘怀。

美剧《广告狂人》很好看,假如给叶茂中拍部对标《广告狂人》的国剧,我相信会更好看。

△高分美剧《广告狂人》

连片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土味广告狂人》。

叶茂中年出生在江苏泰州一个渔村,本名叫叶十斤(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壮)。自己改名为茂忠,成年之后又觉得有点土气,才改为茂中。

《广告枭雄》一书里叶茂中说:

我小的时候没有理想,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去做什么,但是我有上进心。我不是喜欢打架,可当时的游戏规则就是让你用拳头壮大你的力量。

因此他从小就练就了一身肝胆,在小学校园里时常霸气外露。据说他上学从来没有自己背过书包,都是由小弟拎着,还有一个孩子一见到他就本能地跪下喊爹。

他是渔民的孩子,在船上长大。爸爸因为航海时常一去几个月不回,妈妈又体弱多病,经常住院休养。有一次,船上只剩一个南瓜,他和姐姐要靠这个南瓜撑一周的时间,于是叶茂中就自己去钓鱼,从来没拿过别人家一粒米。

或许是叶茂中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练就了些许“狼性”,为他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年,22岁的他在泰州电视台工作,身兼数职,既担任美工,又做记者、摄像。

当时电视台有个广告部,由于条件简陋只能用摄像机拍些简单的广告。

有一天,他们接到一个电话,是大户“春兰集团”打来的。对方当时需要用电影胶片来拍一个广告。

虽然从来没用电影胶片拍过东西,叶茂中却脑门一热就接下了这个大活,最后是靠他在上海一个电影制片厂工作的老乡江湖救急才拍摄完成。

△叶茂中策划的第一支广告,一杆进六球,在当年看来非常炸裂

许多年后有人问起为什么当年没一点经验,却敢接那么大企业的广告,叶茂中说:

人们常说艺高人胆大,我这叫初生牛犊不怕虎,艺小人胆大,这机会可不是随时能碰到的,看你能不能抓住,我就抓住了它。

投放后这则广告在社会上引起热烈的反响,连续在央视播了5年。春兰爽快地付给叶茂中元策划费,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一年多的工资。

经此一役,叶茂中觉得搞电视搞不出名堂,还不如投身于更有钱途的广告业。

很快,叶茂中接到一个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单子,帮宝洁去做农村推广,这期间,他跑了无数个村子,也总结出一套理论:

中国有个城市,个县城,4万多个乡镇,66万个村子,那些在办公室里写创意的人,去过多少个县城和村子?当我看到消费群体的时候,他们在我面前都是鲜活的面孔。一个优秀的广告人,和一个优秀的演员是一样的,演谁像谁,就是不像自己,做广告最厉害的是,创作的广告,哪怕你自己不喜欢,但是目标人群喜欢,这是最厉害的。

年,电视上在热播《北京人在纽约》,叶茂中看得热血沸腾,便只身前往上海打拼。

到了上海,他进入一家当时很有规模的广告公司(诺贝广告)担任美术设计,决心学点专业知识。

由于工资低,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很快叶茂中决定放弃专业知识,转岗做有提成的广告业务员。

当时同事们不是坐在办公室拿着*页挨个打电话,就是姜太公钓鱼坐等老客户上门,这对刚刚入行没什么业务资源的叶茂中来说都不是个办法。

如果你是叶茂中,你会怎么打开局面呢?

叶茂中的做法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他想出的办法是先通过写书圈粉,再等着粉丝上门拜访,变成客户。

那段时间,他夜以继日地到图书馆自学,一年里看了多本关于广告和营销的书,看累了,就掏出《喋血井冈山》看上两页,马上就精神了。

顺带提一句,与偶像崔健的成长背景相似,叶茂中从小就有红*革命情结,是个红五星帽子控,以至于到现在“不戴帽子出门就感觉像裸奔。”

△不戴五角星帽像裸奔的叶茂中

△叶茂中的偶像崔健

用了三年时间,到了年,他终于写完了《广告人手记》,可是在找出版社出书的过程中又四处碰壁。

后来有一天他逛书店时看到了一套北京的出版社出版的广告丛书,上面还有征稿启事。

他立即买下那套书,照着地址把书稿寄了过去,只过了十多天就接到电话。对方表示愿意付费出版,而叶茂中却坚持不要版税,只要求书上留下他的电话号码。

书一经出版就卖脱销了,出版社不得不数次加印。

△初版广告人手记,

自此叶茂中的名字便渐渐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开了,有越来越多的人看了他的书,顺着封底的电话号码来找到他做广告策划。

△叶茂中服务过的公司

一个广告人,首先得学会广告自己。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一幕,最近叶茂中到处买下广告位,让人祝贺自己出新书,其实又是在故技重施。

这本叫《冲突》的书说新也不新,它在年就已经出版,多页的书卖得还挺贵,标价元。

但是这本书的电子书居然在叶茂中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