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说兼听则明是一句鬼话 [复制链接]

1#
孩子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4/6302936.html

大家好我是西门君,每天几分钟,为你解密生活中的传播学。

许多人去旅游之前,大多会为选什么酒店而头疼。好不容易然后选了一家看着还顺眼的,但是你又不太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想着再比较一下其他同类的酒店,于是你又花时间收集了很多的信息,比如上去哪儿网搜索关于当地酒店的照片、视频、评价......结果两个小时之后,头晕脑胀的你,还是选择了自己一开始决定的酒店。

信息的大量涌入并不能使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相反,还会造成“信息偏倚”的不良后果。“信息偏倚”,通俗来说就是由于信息采集时的谬误,导致最后采集来的信息与合理化的信息失之千里。

像开头提到的找酒店的例子,我们本以为搜集越多的资料,对做出合理化的决策,百利而无一害。然而我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大量的信息极易造成“信息超载”的后果。一旦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轻则一时无法做出决定,重则导致不当决策的产生。

第二,处理冗余的信息而浪费了的时间,本可以去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

听朋友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某个洗发液公司的市场部做了调研后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形,一天至少洗一次头已经成了日常,推出新产品迫在眉睫。领导层一听,一拍脑门就决定,把原来自家的经典款换个新包装推出,并且打出了“加量不加价”的口号。可是推出半年后,公司上下傻眼了,新产品的利润完全不及预期,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解释起来特简单,你想,加量了却不加价,生产成本就上去了,这还不算宣传的费用。除此之外,你加了量,瓶子就变沉了呀,哪怕性价比高了,但是重量增加了,可不得逼退了不少女同胞们吗?

你看,市场调研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些时候,过多的信息有可能是鱼龙混杂,甚至是片面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掺和进来,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效果。

“信息偏倚”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那么多,可是国家的财**策依旧漏洞百出。排除到客观因素,恐怕正是因为经济学家们太多了,他们用于研究报告和数学模型,所有经济评论、修改的演示文稿......等等等等,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信息,有关部门在听取和审批的时候能不“大脑缺氧”吗?

有时候,“兼听则明”真的是一句害人的话,不仅可能浪费了对方的精力,使对方增加了时间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对方做出正确的决定。

当然,西门君也不是让你谁的意见都不要听,什么信息都不要摄入,只是老祖宗说了,“过犹不及”。利用最少的信息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