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蓝月亮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上市计划正式提上来日程,据报道,此次蓝月亮预计募资10亿美元。
在中国的日化品牌当中,无论是牙膏,洗发护发水,或者沐浴露,甚至洁厕灵等品牌几乎都是外资或者合资品牌,想要寻觅一款正宗的国产民族品牌,并不容易。
然而在洗衣液的货架上,民族品牌却表现出了不输联合利华,保洁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力,甚至单独看洗衣液市场,民族品牌的市场甚至比外资品牌上拿下了更多C为。
而洗衣液市场的民族化,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家民族日化企业--蓝月亮。
十几年前,中国衣物洗护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所控制,但是并不乏挑战者,开放以来,已经在中国洗护市场叱咤江湖十几年的国际资本需要面对应接不暇的本土民族品牌冲击。这当中有上海家化,还有立白,纳爱斯等品牌。
为此,这些品牌在洗衣服,洗衣皂等方面大打出手。然而,这些品牌却忽视了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国人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正在改变衣物洗护需求,同时随着全自动洗衣机的流行,传统的洗衣粉和洗衣皂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蓝月亮就是趁机酝酿而生,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全国市场的一半,而随着各类洗衣液的广告,普通民众也抛弃了洗衣粉,走向了洗衣液。
现在,在中国的百货市场中,洗衣液的货架上,蓝月亮,立白等民族品牌产品的占有率明显高于外资品牌,甚至在高端产品上,蓝月亮的价格也高于外资品牌,这在中国市场上,属实罕见。
创始人辞职下海,蓝月亮前十几年并没有涉足洗衣液
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毕业于武大化学系,后又在中科院广州化学所读研究生,87年取得硕士学位,作为80年代的研究生,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但是刚刚毕业的罗秋平就决定抛弃体制内的安稳,决定下海经商。其创立了蓝月亮公司,但是蓝月亮的前十年并不怎么顺利,业绩一直平平无奇。直到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引爆了洗手液这一商品。非典之下,主营洗手液的蓝月亮火爆全国。
然而随着非典的平息,洗手液的需求也迅速平缓,蓝月亮不得不考虑转型。直到08年,罗秋平遇到了高瓴资本的张磊。张磊愿意投资蓝月亮,但是希望蓝月亮开辟新的日化领域,洗衣液这一产线,同时罗秋平也认为洗衣液市场大有可为,两人一拍即合。
08年,蓝月亮洗衣液正式登场,借助奥运会的红利,蓝月亮找到了郭晶晶做代言,同时提出全面呵护手部,衣物和肌肤的广告,给国人制造全新的消费欲望。
迅速赢得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并在主要城市攻城略地,占据大量市场份额。蓝月亮招股书显示,07-13年,蓝月亮收入从4亿增长到43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49%。08年到13年,连续6年洗衣液市场排名全国第一。
同时作为培养中国消费者习惯的中坚品牌,在蓝月亮的教育下,洗衣液对洗衣粉和洗衣皂的渗透率已经由个位数提升到44%。
10年,高瓴正式入股蓝月亮,目前作为最大外部股东,高瓴持有蓝月亮10%的股份。
蓝月亮的隐忧
然而就在蓝月亮如日中天的15年,消费者却发现在一些大润发,家乐福等传统大卖场上,找不到蓝月亮的身影,原因很明显15年的时候,蓝月亮为了防范追随竞争者,要求大卖场给予蓝月亮特殊货架地位。这一要求因为价格原因被商场方拒绝。而心高气傲的蓝月亮随即决定自建渠道售卖。
蓝月亮通过在主要城市自建月亮小屋试图通过O2O和直销的模式来售卖洗衣液。然而洗衣液作为便利性要求很高的日需品,显然并不合适单独设立渠道。17年,随和蓝月亮的市占率下滑到30%,蓝月亮决定关闭月亮小屋,重新回归传统卖场。
然而回归传统卖场后,蓝月亮并没有放弃开发多年的线上模式。根据蓝月亮的招股书,过去三年中,蓝月亮的线上复合年增长为33.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8.5%。19年,蓝月亮线上收入占总收入的47.2%。
上市后的蓝月亮能否顺利前行,还需要拭目以待。
本文由陆超生财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