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屈臣氏的碎嘴导购,只是拦在顾客面前的第一
TUhjnbcbe - 2023/2/13 19:16:00
我国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

“物美价廉”的朴素真理也正在被解构。“不说别的,就算屈臣氏的洗发水比网上便宜,但是你逛街的时候拎好几瓶四五百毫升的液体,不累吗?”周周反问道。

高塬

编辑

萧祷

运营

小小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一开始就是这样——想要从任何一家屈臣氏全身而退,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任务。

你需要做的包括但不限于: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径直走向目标物,避免与屈臣氏导购的目光交流,毫不犹豫拿起就走,快速结账,坚决拒绝办卡换购,最后以接近百米冲刺的速度撤离现场。

所有的动作必须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卡壳,你将不可避免地迎来“收获满满”的一天:那是一大堆从来没听过的牌子,事后发现几乎不需要、也不会用到的瓶瓶罐罐,它们被装在那个大号的深绿色购物袋里,上面印着醒目的logo——“WATSONS”。

于是一种熟悉的、被支配的恐惧再次涌上心头,无论事后再怎么发誓*咒,你也必须承认自己又一次输得一败涂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屈臣氏“忽悠人的导购”。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屈臣氏导购忽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某位高赞答主称,自己在购物时,被导购指出皮肤暗*、毛孔粗大、黑头严重、嘴唇干裂、发质粗糙等等一大堆问题,而事实上,那天的他/她只是想进去买一包湿纸巾,而已。

▲知乎上搜索“屈臣氏导购”,出现的相关提问大多为负面。图/知乎

初代个人护理品牌的跌落

时隔几年,24岁的周周拐进一家屈臣氏,货品满目,导购尾随。“大一大二那时候觉得他们的导购都好懂哦,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她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这家店时买的水乳四件套是什么牌子,那是周周第一次买成套的护肤品,加上各种换购、凑满减,“花了四五百吧。”

大多数女孩的“屈臣氏第一次”都是这样。第一个青春痘、粉刺、黑头,第一片面膜、第一次肤质测试、第一瓶防晒霜……所有关于美与精致的概念一股脑袭来,新世界的大门由此打开。

年,大陆第一家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在北京开业,打开了国人对“个人护理”这一全新概念的认知。

而“好懂”的不止屈臣氏的导购,还有前屈臣氏(中国)的CEO——罗敬仁,这位德国职业经理人在任期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扩张,从年走马上任时的家店铺到黯然请辞时的余家,他用了十年时间。

对比购买护理类产品的超市与化妆品柜台,屈臣氏提供了主题化的商超氛围和多种产品的集合式体验广场。从“个人护理初代品牌”到成为在内地个城市拥有逾万名会员、中国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妆产品的零售连锁店,屈臣氏(中国)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

只是三十年,对于一家店铺还是对于一个女孩来说,都足够发生改变。“应该是我变了吧,慢慢就不怎么去了。而且发现导购也不是很懂。”周周说。

导购的过分热情成了消费者进入屈臣氏的第一只拦路虎。

▲屈臣氏曾试图解决用户购物体验的问题。图/微博

“进了屈臣氏,我的整张脸可能就(被说)烂了,这不是销售PUA是什么?”95后女孩夏天从来就不喜欢导购过于热情的服务,有种“被监视感”,她会像很多顾客那样以“不用了,我自己看看”来回答“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这类问题。

而如果礼貌拒绝不管用,“我会直接走掉。”夏天说,“购物氛围对我来说很重要,紧紧跟着人的那种压迫式营销会让我很不舒服。”

“与西方国家相比,东亚文化影响下的服务业更趋向于‘保姆式服务’、‘贴身式服务’,这有利于为消费者营造一种‘顾客就是上帝’的错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范秀成说,“而西方更注重个人隐私,尤其在接触密集的服务业,他们会更加强调彼此之间的距离。”

“一米左右,和顾客保持这个距离方便你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立即跟上。”一位在屈臣氏工作了5年的导购详细讲解了与顾客保持一米距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店长强调‘服务一定要到位’,不跟着的话,顾客想要什么东西没人拿,想问什么问题没人回答,就会去投诉。”

即使夏天理解导购们的KPI压力,却依然难以接受他们的话术,“我讨厌别人把我当成一个傻子,我知道我要哪个牌子,我知道我自己的皮肤状态,我越来越知道我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对我自己越来越了解。”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胥正川认为,新一代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消费群体,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很强,她们绝不轻易听从别人”。

“我对我自己越来越了解”是一个女孩长大的标志,她们不再慌张于一颗发红的痘痘、黑头或者粉刺,不再纠结于哪个牌子的面膜、水乳、面霜,不再直接听从于父母、导购、柜姐;而是会从媒体和获得她们信任的各大平台的KOL嘴中,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并做出选择。

只是这些选择中没有,至少越来越少有“屈臣氏”这个选项。

从年开始到年,屈臣氏(中国)财报显示,其同比店铺销售增长连续下滑,年期间,负增长一度超过10%。——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同店销售平衡了新店业务增长率这一极值,更有利于反映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

年7月,屈臣氏结束了“罗敬仁”时代。距离因个人原因正式离任3个月,罗敬仁在GMIC全球移动营销峰会的演讲中提到当时的屈臣氏面临的挑战,“我们和年轻客户之间的交互体验还比较差,我们对此感到抱歉。我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方式,能够和客户建立更亲密,更良好的关系。”

▲屈臣氏门店。图/视觉中国

自救的努力

“理论上讲,屈臣氏的门店既不够多,也不够线上。现在的它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胥正川模拟了一个场景:根据就近原则,假如一个消费者想买一瓶矿泉水,他头脑中的第一个选项不是商场里的屈臣氏,而是楼下的便利店;假如一个年轻女性想买化妆品,她头脑中的第一个选择也不是屈臣氏,大概率会是网购。

购物场景的转换成为屈臣氏的第二层障碍。它也曾自救,接棒罗敬仁的屈臣氏(中国)现任CEO高宏达采取的措施是大刀阔斧的数字化改革与营销。

这几年,屈臣氏尝试了天猫旗舰店、手机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屈臣氏的碎嘴导购,只是拦在顾客面前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