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大环境艰难,越要及早洞察趋势先机,因为只有早下手,才能吃到红利。近日,在淘美妆商友会主办的国际个护发展趋势论坛上,6位个护界的大咖分享了大量重磅信息,部分个护品类即将爆发。
1
“舒缓”类个护产品将全面爆发
洗护/护肤类目更加明显
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表示,“在功效时代,所有个护产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在他看来,目前,对于功效需求度较高的个护品类主要有:清洁类;去屑、防脱、控油、头皮舒缓等头皮护理类。
具体以头皮护理市场为例,其行业规模高达多亿元。在洗护领域深耕多年、并在防脱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珠海伊斯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企划总监卢芬进一步表示,头皮功效型产品越来越细化。
卢芬分析,“现阶段,体量相对最大的是去屑类产品,呼声最高的是防脱产品,增速最快的是控油洗护产品,潜在的隐形市场是头皮敏感、舒缓、保湿等功效护发产品。”
“今年,头皮护理营养液、头皮的预洗开始流行起来。”卞春亮表示,从护肤品的市场表现来看,销量较高的品类集中在保湿、舒缓修护、紧致抗衰、美白淡斑、清洁、控油祛痘、隔离防晒等。
但从护肤品类增速来看,舒缓类产品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抗衰类,第三是清洁类产品,其次是控油祛痘、补水保湿类产品。换言之,主打这些卖点的产品将迎来爆发期。
2
功效决定着产品生命周期
消费场景适配/植物成分是突破口
品牌方在开发新品时,如果没有想好产品与消费者使用场景的融入度,通常要花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去教育市场。所以,产品开发需要和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对抗性去做协同。
卢芬认为,接下来,品牌方在做护发类产品的研发时,应跳出以往设计一款产品铺满多个功效的思路,向不同消费场景需要的产品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转变。从产品架构上,考虑到不同场景下的兼容性。
品牌方要想在洗护市场长久的切分蛋糕,卢芬认为,第一步要先用爆品“破圈”,第二步要基于品牌定位和立足品类,开发能够凸显自身价值的产品,进行“立圈”。
在论坛现场,卞春亮坦言,战争导致原料成本增加、能源价格抬高,研发成本增加。因此,在做个护产品研发时,国内品牌也可以考虑把以植物成分为主的中式成分,作为产品差异化的一个突破口。
这与梅鹤祥的看法不谋而合。“中国特色植物成分还有很大潜力没有被挖掘。”梅鹤祥认为,这类成分可以运用在美白、保湿、舒缓、祛痘、抗衰老等护肤品类,进行创新突围。
此外,在上海琪捷联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春鹏看来,从纯净美妆延伸到纯净洗护,“纯净个护”将是行业发展演变的必经之路。
从欧莱雅、潘婷、施华蔻等品牌先后推出无硫酸盐洗发水,也侧面印证了纯净洗护的发展潜力和必然性。姜春鹏认为,纯净洗护产品的开发要遵循简约(lesismoremorethanever)、卓尔不群(beclean,beunique)两个原则,包括成本、功效、宣称和美学设计在内的四个基本要素,同时聆听消费者声音,洞察目标消费者诉求,这才会构成起强大的品牌/产品护城河。
简约原则是指“配方做减法,功效做加法”。比如“无防腐”的概念,通常无水/低水配方产品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防腐。纯净个护同时意味着社会对环境的关爱保护。而提升产品综合性能的同时,采用环保可回收材料,或采用可替代包装降低成本,对于品牌方和消费者来说,更是双赢。
3
功效评价方法实际有很多?
国货功效产品将引领全球潮流
根据我国的化妆品新规,化妆品的功效宣称有26个。不过,在复旦大学博士后马彦云看来,“这26个功效宣称更像是26个分类。”以“抗皱”宣称为例,与之相近的宣称词汇还有防皱、舒皱、平纹、缓纹、去纹、淡纹等。
马彦云总结表示,目前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方法有三个层级共五个水平,包括是功效评价实验:人体功效评价实验、消费者使用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另两类是:文献材料、研究数据评价。
不过,考虑到目前我国只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三种功效宣称是有国家性强制标准的,其他功效评价更多是参考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马彦云表示,后续更多不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出现,对产品创新将非常有利。
需要做功效评价的化妆品功效宣称及评价方法
事实上,近两年,不同价位、不同定位的个护品牌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科学化。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把产品所用原料的特色技术、背后的科学数据,用在产品宣称上。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衰老科学创新研发中心副主任李钧翔觉察到,在产品科学化方面涌现出三个趋势:精准护肤、科学循证、靶向调控。
其中,“精准护肤”即从皮肤问题的诉求出发,深入研究肌理变化,从而精准找到适合的原料和配方。“科学循证”即通过网络药理学应用,设计出更好的产品组合。“靶向调控”也就是说从一些高附加值的天然提取物中,找到全新的成分,来做产品的差异化。
随着消费升级,会有越来越多的身体护理产品使用玻尿酸、氨基酸等经常应用在面部护肤产品中的成分,幸运的是,目前在原料和成分的选择上,国际、国内品牌都是平等的。
梅鹤祥表示,国内的个护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差距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缺乏基础研究、缺少临床肌理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原料在自己产品体系中的适用性研究。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个护企业还处在追赶国际市场的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在功效领域,中国的品牌将会引领全球趋势。”梅鹤祥如是说到。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中国有着全球最严格的化妆品法规,国货品牌如果能够在创新力上和国际接轨,做出更多有特色的产品,“我相信,中国在功效个护产品领域,会引领国际潮流。”